李沧推行“三长一站”城市治理模式 解决身边“烦心事”

来源:半岛客户端2021-10-19 16:40:07

解决“小问题”化解“大矛盾”,李沧区推行“三长一站”城市治理新模式

今年7月2日,青岛市城管委印发了《关于在青岛市城市管理领域推行“三长一站”工作模式的意见》,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“三长一站”工作模式,构建楼院长包点、街巷长包线、区片长包片、城市治理服务站统筹协调的工作架构。李沧区兴城路街道利用“三长一站”工作台,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“小问题”,化解城市管理的“大矛盾”,使城市管理投诉同比下降40%,满意度上升56%,辖区居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增强。

多年旱厕改公厕,洁净方便居民夸

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虽然看起来不起眼,但公厕的数量、质量和管理水直接关系民生福祉。在李沧区汾阳路13号,原先有一座旱厕,但因为长期无人管理,旱厕卫生环境脏乱,以至于到了无法使用而干脆封闭的地步,周边居民、商户如厕“方便”成了个大难题。“你看这长长的一条街上有多少家商户,附还有汾阳路小学,经常有接送孩子的家长问哪里有公厕,没办法我们只能推荐他们去社区居委会上厕所。”商户雷女士说,但社区居委会也有下班时间,有时候实在没办法,大家就只能跑到附山上解决。

而如今,一直困扰着周边商户和居民的这个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。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启动以来,汾阳路社区及时把问题反映到兴城路街道,协调有关单位对该处旱厕进行改造。经过两个月施工,一座现代化新公厕投入使用。10月18日,记者来到李沧区汾阳路13号看到,改建后的公厕外观简约大方,内部设施齐全,环境干净明亮,洗手台、烘干机、自动取纸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,厕所内还设置了第三卫生间、管理间等,细节十分人化。

“环境确实好了,方便了群众,应该说政府、社区各级领导给群众办了一个实事、好事。”居民王贞宝笑着说。商户雷女士也连连为这种整洁变化点赞,“当时建的时候就天天盼着,开了以后真的解决了大问题了。里面真的挺干净,比家里厕所都干净,收拾得可好了。”商户雷女士说。据了解,下一步,汾阳路社区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厕周边基础设施建设,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。

及时发现“小问题”,解决身边“烦心事”

虽说公厕是群众身边的小问题,但如果“小问题”解决不好,也会酿成城市管理“大矛盾”。作为青岛老工业区的兴城路街道,对此感触尤深。据了解,兴城路街道辖区大部分是原碱厂宿舍、国棉八厂宿舍等“家改居”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楼院。开放式楼院城市管理方面问题比较多,管理难度大,单凭政府“单打独斗”很难抓出成效。

为此,兴城路街道结合实际工作经验,深入推行落实“三长一站”工作新模式,充分依靠群众、发动群众,通过“上下贯通、横向联动”的模式,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,形成了 “我的门前我清洁、我的区域我负责”的社会共识。

那么,“三长一站”工作新模式如何运行?兴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以开放式楼院环境卫生治理举例介绍。他称,开放式楼院的环境卫生极易出现“破窗效应”,即一旦市容和环境卫生的“小问题”被放任存在,会诱使其他人效仿、甚至变本加厉,导致环境卫生整治难以长效保持。

“三长一站”工作模式推行后,每个楼院选取一名本社区热心公益事业、责任心强的党员或楼长担任楼院长,开展全天候巡查,将居民反映和日常巡查发现的情况推送至“站长微信工作群”,在群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照片+地址+简单描述的反馈方式,确保“点对点”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解决。

比如,兴城路街道唐山路社区17号楼顶一户居民饲养鸽子40余年,鸽毛、粪便让居民不堪其扰,导致邻里关系紧张。楼院长上报情况后,同执法队员一起反复上门做说服教育工作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最终促使养鸽户自行对鸽子进行了妥善处置,保证以后不再饲养,群众身边延续多年的环境卫生老大难问题得到迅速化解,居民纷纷点赞。

畅通“微循环”,避免产生“大矛盾”

据介绍,兴城路街道在每个社区都分别设立了城市治理服务站,建立楼院长城市治理微信群,街道和社区统筹协调处置问题,助力将问题发现在基层、解决在一线。

工作人员介绍,楼院长反映的问题如果楼院网格保洁员可以解决的,他们会立即进行处置;属于社区解决的,社区会及时应答认领,涉及需多部门联合处置的问题,由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办牵头协调联合解决;超出街道职能的问题及时上报区城管办,由区城管办协调区相关部门解决。

“总之,让居民反映的问题在最小的范围内得到解决,各类问题都要第一时间回应,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在群内反馈,做到简单问题不过夜,复杂问题不过周。”工作人员举例称,在兴城路街道辖区的乐亭路上,最新开了一家废旧衣物回收店,每天有大量旧衣物整理打包装车,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。楼院长在“站长微信工作群”反映后,兴城路街道综合执法办协调市场监督管理所、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等部门第一时间接单应答,进行联合执法检查,下达整改通知书,责令该商户在取得合法营运许可前不得进行经营。

通过“微循环”工作机制,在短时间内协调化解了群众的“烦心事”“揪心事”,避免了问题发酵成为“大矛盾”。

破解多年“硬骨头”,激发居民自治“原动力”

期以来,随着市、区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全面展开,兴城路街道结合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,发动“三长”在街道范围内开展楼院存量违建和私搭乱建大排查、大整治行动。针对楼院长反映的兴城路17号、21号一楼涉及24户存在30年的乱圈乱占和私搭乱建问题,开展集中攻坚行动。

可是想要破解这一多年的“硬骨头”绝非易事。由于涉及户数较多,拆除难度较大,街道、社区、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多次研究解决方案,社区干部、楼院长、党员骨干多次进入居民家中做工作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通过讲法规、讲政策,最终得到了所涉全部居民的理解与支持。最终,由街道牵头对该区域进行了集中拆除,出动人员20余人,拆除面积500余方米。

拆违完成后,社区居委会综合附楼座居民的意见建议,对拆除后的区域进行科学规划,统一硬化铺装,配备休闲座椅、便民晾晒架等,将公共空间还归于民。

据了解,兴城路街道“三长一站”工作模式的推行成效,是李沧区“三长一站”工作的缩影,通过减少问题流转环节、减少问题处置时间、减少居民投诉电话,提升了基层问题处置效率、提升了整体城市治理水,使城市管理投诉同比下降40%,满意度上升56%,辖区居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增强。(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)

推荐新闻

点击加载更多